为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靶向解决水上监管和港口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现代治理新格局,张家港海事局联合相关港口管理单位和辖区码头、货主、航运公司、代理单位等共同构建张家港“安全绿色便利”港口共同体,并成立“港口共同体”党建联盟。该联盟以“1+3”长效运行机制为抓手,推动各成员单位党组织通过平等协商,统一管理理念,形成发展共识,凝聚齐抓共管合力,实现了资源共享、安全共担、服务共荣。
建立1项议事机制,统一思想,把准方向
“港口共同体各成员单位性质不同、诉求不同,有执法单位,有行政相对人,要让共同体真正落到实处,发挥作用,首先需要通过平等协商,解决思想共识问题。”张家港海事局党委书记宋儒卿表示。
在张家港海事局牵头下,党建联盟建立了联盟委员会联合议事机制。定期召集各成员单位党组织共同学习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和党的最新政策,共同学习研讨上级关于生态、安全等方面的最新要求,实现了各成员单位在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思想统一,形成了一致共识。
在此基础上,联盟委员会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研究讨论党建联盟重大运行管理事项,以及船舶污染防治方面联合监管机制不顺畅、岸电船岸设施不匹配、大型船舶进出港受限等影响港口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联盟委员会决议后,再由各成员单位具体落实执行。联盟委员会联合议事机制作为“港口共同体”解决处理问题、制定具体举措的前置程序,保障“港口共同体”有效发挥作用。
建立3项运行机制,共治共享,实现共赢
3项运行机制即联合保障机制、联合治理机制、联合奖惩机制。
联合保障机制旨在依托“港口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在各成员单位间互通港内船舶靠离泊、抛起锚、引航计划、VTS通航管理要求及需要相互协调的内容,全盘掌握港内进出港船舶动态、优化大型船舶靠离泊和抛起锚计划、配合做好临时交通管制、险情应急处置响应会商等涉及到港内高效运行及安全的问题,实现港口船舶统一指挥调度,保障大型海轮“直进直靠”“直离直出”。张家港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李盛平介绍:“通过建立联合保障机制,我们能够精准掌握辖区应急力量动态,科学调整应急船艇、物资布点,确保联络畅通,做到应急处置反应快速、妥当、有效。”
联合治理机制旨在针对非法采砂、“三无船”、船舶污染物处置等问题,加强协同联动,推动码头、航运公司、污染物接收单位、相关口岸单位等共同履行相关责任,共同推动港口安全和防污染治理。目前,联合治理机制已在“三无船”整治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日,张家港海事局协调港口共同体相关成员单位,联合对辖区125艘“三无”船舶实施集中拆解。张家港海事局双山海巡执法大队大队长王宗才介绍:“针对‘三无’船舶这一水上顽疾,我们依托各方的信息瞬间交互、决策无缝衔接、行动协调同步、反馈及时高效,各方跨越融合、多维共治,集中力量破解难题。”
联合奖惩机制旨在运用“大船、码头、小船”和“船舶、港口、货主”两条信用管理链,各成员单位共同推动港口信用管理体系构建,强化选船机制,实现分类分级和差异化管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自主调节功能,逐步提升到港船舶本质安全水平。目前,该局已推动干散货船高质量选船进入试点阶段,制定了选船标准、诚信管理、选船评估等制度,共同构建行业主导、企业实施、海事推动和社会监督的高质量选船体系。通过发挥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的作用,对守信船舶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容缺受理、优先提供公共服务便利等激励措施,对失信船舶、公司加强重点监管,依法采取到港必查等惩戒措施,积极营造“诚信守法者江海畅行,失信违法者寸步难行”的良好环境。
张家港海事局通过成立“港口共同体”党建联盟并运行“1+3”机制,有效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依托党建联盟宣传党的主张,促进平等协商,达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的目的,有效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安全绿色便利”港口共同体。